Hello friends TIMESSERAQUEEUTENHO, on this occasion the admin wants to share an article entitled 「挾青春」--談香港新生代導演的面貌, we have made good, quality and useful articles for you to read and take information in. hopefully the post content is about
電影亂象,
青春無罪,
香港電影, which we write you can understand. Alright, happy reading.
That's the article: 「挾青春」--談香港新生代導演的面貌
You are now reading the article 「挾青春」--談香港新生代導演的面貌 with link address https://viralupdateonline.blogspot.com/2016/04/blog-post_24.html
一部電影讓五個導演讓大眾認識,但事實上大眾認識的是恐懼,而不是導演的本身。甚至他們大多數人根本沒看過導演們的前作。現在香港社會總愛談青年人,但今日在香港做「新晉導演」的資歷已經推遲到中年了。年齡對於一個人不會是問題,問題是要怎樣磨出一把亮劍。這幾年看過不少新老導演的作品,香港電影一年的產量不多,差的年份四十部,好的年份可能有六十部。好作品、壞作品高下立見。在近年的作品中,有部份令人失望,特別是一些提到青春、援交、政治的電影,有一些是掛羊頭賣狗肉,有一些連基本的導技也欠奉。很多時候新導演橫空出世,大眾都會覺得在評價上不要太過的嚴厲,即使觀眾可以收起一些個人的情感,但電影質素不合格就是不合格,不應該任何的同情。導演的作品是代表自己,有些作品連誠意也談不上,根本不值得為個別人士抬轎。
寫這篇文章並不是針對任何人,但有些問題必須指出。在電影行業往往都是靠關係,沒有關係就要在低層打滾。但今日紅褲子出身的已屆中年,過去做助導、做攝影師、經過多年打滾終於有機會出頭。其中《寒戰》的梁樂民、陸劍青在同一屆的金像獎連奪三獎,最佳電影、最佳導演與編劇。但數年過後就引起了質疑影片質素的聲音,一套虎頭蛇尾、雷聲大雨點小的作品獲得肯定。這幾年出現了不少借香港社會環境「抽水」兼「宏大」的作品,比如是袁錦麟的「佔領中環」《風暴》、林超賢以「魔警」徐步高為藍本的同名電影、翁子光以援交少女被殺案而改篇的《踏血尋梅》。題目好像很豐富,一部講到警廉之爭、其他的都帶有在新聞片段取材的成份。有不少人批評《踏血尋梅》講述少女被殺被肢解是對其家人的二次傷害,無遮無掩的,對創作人的意圖感到被冒犯。這些所謂的新導演,青年導演雖然在電影相關行業打滾多年,但在創作上難掩剝削、誇張與失實、甚至是失德。也許這些導演曾有「代表作」,林超賢有《激戰》、但在整體水準與其後的作品上還是保持不了,當年長的電影工作者也這樣時,當一部電影的核心只是想製造話題而忽略細節時,創作者的用心難以體現在觀眾的心上。
這幾年,媒體與影評人一直稱讚黃修平。也許在《狂舞派》是有點過火,但在長期積弱、頹勢的市道下他的電影可謂是有誠意與善意。論青春電影來說是正向的,《狂舞派》的活力與青春,《哪一天我們會飛》的青春部份也有青澀的一面。特別想講近年的青春電影的走向,香港不缺乏與青春題材有關的電影,但不知怎樣的發揮出來。講青春電影的話多數是那些是援交少女、童黨有關的電影,像黃修平拍的《狂舞派》已經是個奇葩,在包裝與內容上也不是賣弄身體的。15年的後期一連上了三部與青春有關的電影,陸以心的《同班同學》、黃修平的《哪一天》與劉偉恆的《王家欣》,於是輿論界又開始談起青春電影。某程度上《哪》與《王》都算是中年人情懷的電影,畢竟他們都已經四十歲,電影內容也是回憶往事。但無論是怎樣這兩部片都是好評,而且有「心」的。雖然光有「心」不遠遠不夠,但起碼在創作的目的上並沒有走歪路。
在援交題材與包裝的電影裡,《澀青》(梁鴻華導)、《販賣愛》(朱家宏導)、《微交少女》(翁子光導)、《同班同學》(陸以心導)也犯著相同的通病,不就是零散就是故意賣弄女性的身體、物化女性。最嚴重的是一個女性導演侮辱女性,還要將電影包裝成粉紅電影,實情是販賣身體為主。前兩者本以為是「導人向善」、「知錯能改」型模式,但由於電影手法上連說故事的技巧也未達到,劇情犯駁。問題是這些導演都不再是新人,既然無心拍不如別幹。《微交少女》的問題是借《靚妹仔》過橋抽板,除了溫碧霞與麥德和的參演外那一點是致敬?《微交少女》只不過是借「微信」作宣傳罷了,在講述援交少女的故事並沒有表達到心路歷程,只有空殼,更將社會問題推到家庭身上,使角色定型。在金像獎上翁子光沒得到最佳導演或多或少是他的作品不夠平穩,《微交少女》堪稱是一部老土又不合乎實情的作品。
至於政治方面,五個導演合導的一部就足見官方的打壓。不過也出現過假政治的作品,嶺大畢業生何康的《末日派對》就足以跌進地獄,表面上是講社會問題實際上只是口號式,13,14年的香港電影猶愛這種效果。《迷離夜》裡打小人要打「梁震嬰」、陳果的《紅VAN》提的2017年。《末日派對》裡故意製造示威場面,在表達社會問題上只是表面的帶過,製造了偽命題。但今日香港人有了「選擇」就會懂得分什麼假與真。
要講近代青春電影不能不說麥曦茵的《烈日當空》、影評人皮亞編劇的《十七歲的夏天》與葉錦鴻的《一碌蔗》都代表了一代人的青春與建立了青春電影的模版。但今日要講青春就相對困難,貨不對辦。青年協會就有份發行了一部青年人的故事,改編至青年導演簡君晉的個人自傳,名為《當C遇上G7》。13年26歲的簡君晉的確是很年輕,在目前香港的環境初出道的新導演已經是三十中至四十歲,但亦不代表年輕一定有功用。《當C遇上G7》表面上是音樂電影,實際上是愛情自傳電影,想帶出青年問題卻又無功而回,留於表面。電影的問題是在於創作人憑什麼認為自己「懷才不遇」、「失意」的故事是吸引人?在電影圈每每都是失意人,進電影學院誰人不想當名導?年青人還是冒進了一點,在創作上還未有覺悟與磨練就急功近利。談簡君晉的電影缺點是剪接散亂、鏡頭失焦、故事的描寫俗套、胡亂堆砌成事。還有是態度問題,是自傳電影卻有著一股不可一世的態度。
創作人寫一部作品是要花多少心力?要想多久、想什麼可能性?但今日拍電影變得容易了,只要有錢就可以把影片上載上網,想拍什麼就拍什麼。但是電影的創作並沒有因而變得廉價,反而觀眾追求的是優秀的作品。李安在美國讀畢碩士苦無工作機會,潛心六年寫下《推手》。他當時37歲。年紀不是問題,問題是對一部電影有多上心。今日大家都在讚《樹大招風》三子,其實他們也不是年青人了。早幾年知道銀河映像要開拍電影,許學文在一個分享會上講到如何被鞭策,劇本寫完再寫,到今日三十多歲終於有一部電影,與拍短片並不一樣。寫作與拍電影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練習與進步。而他們三子終於等到一個機會。「懷才不遇」並不是一個藉口,而是磨練的機會。起碼首作就讓觀眾感到是可以被說服、被感動、從而去認識你的價值觀。
過去幾年的確出現了很多新晉導演,周冠威的《一個複雜故事》、劉韻文的《過界》、黃修平的《狂舞派》(但他早在九十年代已拍獨立電影)、曾翠珊的《大藍湖》(而她也有拍獨立電影)、黃浩然的《點對點》、張家輝的《陀地驅魔人》、麥浚龍的《殭屍》等等都是比較優秀的作品,起碼故事與製作也有誠意與有新的元素。而在16年的金像獎台上雖然許誠毅拿走了新晉導演的獎項,但也不得不稱讚張家輝與劉浩良。劉浩良當了十多年編劇也有機會拍片,而《衝鋒車》是一個黑色幽默又前衛的合拍片,走出了合拍片的規模,是好的嘗試。在新晉導演位置外黃浩然與劉偉恆與自己的太太合作製作電影,夫婦情深,分別帶出了對香港的愛與感情。這些就是新晉導演應該有的條件,想一下為何要創作,而創作中又抵受什麼,觀眾能接納瑕疵,但不能接受流水作業的作品。新導演永遠不是借青春之名而大條道理欺世盜名,技藝不夠就不應該逞強,拍好作品出來不只要向觀眾交待,更重要是自己。自己也不滿意、失去善意就不值得叫人一看,只會是臭名遠播。
寫這篇文章並不是針對任何人,但有些問題必須指出。在電影行業往往都是靠關係,沒有關係就要在低層打滾。但今日紅褲子出身的已屆中年,過去做助導、做攝影師、經過多年打滾終於有機會出頭。其中《寒戰》的梁樂民、陸劍青在同一屆的金像獎連奪三獎,最佳電影、最佳導演與編劇。但數年過後就引起了質疑影片質素的聲音,一套虎頭蛇尾、雷聲大雨點小的作品獲得肯定。這幾年出現了不少借香港社會環境「抽水」兼「宏大」的作品,比如是袁錦麟的「佔領中環」《風暴》、林超賢以「魔警」徐步高為藍本的同名電影、翁子光以援交少女被殺案而改篇的《踏血尋梅》。題目好像很豐富,一部講到警廉之爭、其他的都帶有在新聞片段取材的成份。有不少人批評《踏血尋梅》講述少女被殺被肢解是對其家人的二次傷害,無遮無掩的,對創作人的意圖感到被冒犯。這些所謂的新導演,青年導演雖然在電影相關行業打滾多年,但在創作上難掩剝削、誇張與失實、甚至是失德。也許這些導演曾有「代表作」,林超賢有《激戰》、但在整體水準與其後的作品上還是保持不了,當年長的電影工作者也這樣時,當一部電影的核心只是想製造話題而忽略細節時,創作者的用心難以體現在觀眾的心上。
這幾年,媒體與影評人一直稱讚黃修平。也許在《狂舞派》是有點過火,但在長期積弱、頹勢的市道下他的電影可謂是有誠意與善意。論青春電影來說是正向的,《狂舞派》的活力與青春,《哪一天我們會飛》的青春部份也有青澀的一面。特別想講近年的青春電影的走向,香港不缺乏與青春題材有關的電影,但不知怎樣的發揮出來。講青春電影的話多數是那些是援交少女、童黨有關的電影,像黃修平拍的《狂舞派》已經是個奇葩,在包裝與內容上也不是賣弄身體的。15年的後期一連上了三部與青春有關的電影,陸以心的《同班同學》、黃修平的《哪一天》與劉偉恆的《王家欣》,於是輿論界又開始談起青春電影。某程度上《哪》與《王》都算是中年人情懷的電影,畢竟他們都已經四十歲,電影內容也是回憶往事。但無論是怎樣這兩部片都是好評,而且有「心」的。雖然光有「心」不遠遠不夠,但起碼在創作的目的上並沒有走歪路。
在援交題材與包裝的電影裡,《澀青》(梁鴻華導)、《販賣愛》(朱家宏導)、《微交少女》(翁子光導)、《同班同學》(陸以心導)也犯著相同的通病,不就是零散就是故意賣弄女性的身體、物化女性。最嚴重的是一個女性導演侮辱女性,還要將電影包裝成粉紅電影,實情是販賣身體為主。前兩者本以為是「導人向善」、「知錯能改」型模式,但由於電影手法上連說故事的技巧也未達到,劇情犯駁。問題是這些導演都不再是新人,既然無心拍不如別幹。《微交少女》的問題是借《靚妹仔》過橋抽板,除了溫碧霞與麥德和的參演外那一點是致敬?《微交少女》只不過是借「微信」作宣傳罷了,在講述援交少女的故事並沒有表達到心路歷程,只有空殼,更將社會問題推到家庭身上,使角色定型。在金像獎上翁子光沒得到最佳導演或多或少是他的作品不夠平穩,《微交少女》堪稱是一部老土又不合乎實情的作品。
至於政治方面,五個導演合導的一部就足見官方的打壓。不過也出現過假政治的作品,嶺大畢業生何康的《末日派對》就足以跌進地獄,表面上是講社會問題實際上只是口號式,13,14年的香港電影猶愛這種效果。《迷離夜》裡打小人要打「梁震嬰」、陳果的《紅VAN》提的2017年。《末日派對》裡故意製造示威場面,在表達社會問題上只是表面的帶過,製造了偽命題。但今日香港人有了「選擇」就會懂得分什麼假與真。
要講近代青春電影不能不說麥曦茵的《烈日當空》、影評人皮亞編劇的《十七歲的夏天》與葉錦鴻的《一碌蔗》都代表了一代人的青春與建立了青春電影的模版。但今日要講青春就相對困難,貨不對辦。青年協會就有份發行了一部青年人的故事,改編至青年導演簡君晉的個人自傳,名為《當C遇上G7》。13年26歲的簡君晉的確是很年輕,在目前香港的環境初出道的新導演已經是三十中至四十歲,但亦不代表年輕一定有功用。《當C遇上G7》表面上是音樂電影,實際上是愛情自傳電影,想帶出青年問題卻又無功而回,留於表面。電影的問題是在於創作人憑什麼認為自己「懷才不遇」、「失意」的故事是吸引人?在電影圈每每都是失意人,進電影學院誰人不想當名導?年青人還是冒進了一點,在創作上還未有覺悟與磨練就急功近利。談簡君晉的電影缺點是剪接散亂、鏡頭失焦、故事的描寫俗套、胡亂堆砌成事。還有是態度問題,是自傳電影卻有著一股不可一世的態度。
創作人寫一部作品是要花多少心力?要想多久、想什麼可能性?但今日拍電影變得容易了,只要有錢就可以把影片上載上網,想拍什麼就拍什麼。但是電影的創作並沒有因而變得廉價,反而觀眾追求的是優秀的作品。李安在美國讀畢碩士苦無工作機會,潛心六年寫下《推手》。他當時37歲。年紀不是問題,問題是對一部電影有多上心。今日大家都在讚《樹大招風》三子,其實他們也不是年青人了。早幾年知道銀河映像要開拍電影,許學文在一個分享會上講到如何被鞭策,劇本寫完再寫,到今日三十多歲終於有一部電影,與拍短片並不一樣。寫作與拍電影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練習與進步。而他們三子終於等到一個機會。「懷才不遇」並不是一個藉口,而是磨練的機會。起碼首作就讓觀眾感到是可以被說服、被感動、從而去認識你的價值觀。
過去幾年的確出現了很多新晉導演,周冠威的《一個複雜故事》、劉韻文的《過界》、黃修平的《狂舞派》(但他早在九十年代已拍獨立電影)、曾翠珊的《大藍湖》(而她也有拍獨立電影)、黃浩然的《點對點》、張家輝的《陀地驅魔人》、麥浚龍的《殭屍》等等都是比較優秀的作品,起碼故事與製作也有誠意與有新的元素。而在16年的金像獎台上雖然許誠毅拿走了新晉導演的獎項,但也不得不稱讚張家輝與劉浩良。劉浩良當了十多年編劇也有機會拍片,而《衝鋒車》是一個黑色幽默又前衛的合拍片,走出了合拍片的規模,是好的嘗試。在新晉導演位置外黃浩然與劉偉恆與自己的太太合作製作電影,夫婦情深,分別帶出了對香港的愛與感情。這些就是新晉導演應該有的條件,想一下為何要創作,而創作中又抵受什麼,觀眾能接納瑕疵,但不能接受流水作業的作品。新導演永遠不是借青春之名而大條道理欺世盜名,技藝不夠就不應該逞強,拍好作品出來不只要向觀眾交待,更重要是自己。自己也不滿意、失去善意就不值得叫人一看,只會是臭名遠播。
That's the article: 「挾青春」--談香港新生代導演的面貌
Thank you for visiting my blog, hopefully it can be useful for all of you. Don't forget to share this article with your friends so they also know the interesting info, see you in other article posts.
You are now reading the article 「挾青春」--談香港新生代導演的面貌 with link address https://viralupdateonline.blogspot.com/2016/04/blog-post_24.html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