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 friends TIMESSERAQUEEUTENHO, on this occasion the admin wants to share an article entitled 「異」等公民—從「七」事看邊緣化與被剝削的性小眾, we have made good, quality and useful articles for you to read and take information in. hopefully the post content is about
LGBT,
紀錄片,
美國電影, which we write you can understand. Alright, happy reading.
從1996年到2016年,性傾向歧視條例還未立法。柴九說過「人生有多少個十年?」,香港同志與性小眾又可以等多久?16年才過去四個月就發生了很多事,剛過去有休班警員投訴酒吧設女士之夜是對男士不公平,遂通過平機會向法庭申訴。事件引起了不少人的討論,「女士之夜」的免費看似優待了女性,但酒吧文化的背後還是由男性主導的,背後隱含了性別的迷思與理論,不是相關的學者恐怕沒有能力消解性別的疑慮。文章打算談香港發生的「七件事」去講一講我們城市對性小眾的誤解、物化與剝削,另外借外國的事例作結尾寄語香港的未來,藉此帶來一點反思的空間。
1. 周一嶽換上陳章明,當同志變成「老同」
新任平機會主席陳章明走馬上任,一上任就將同性戀者比喻為吸毒人士,以「老同」稱呼同志。反觀,當日周醫生上任開始還不太認識同志,但往後出席了同志團體辦的活動,例如是座談會、遊行、音樂會。而他也講到希望任內可以就性傾向歧視條例立法,但始終做不了。但他提到在未來卸任的日子仍然希望推動同志平權。而新主席不但一開始失言,更捲入國力書院的風波,缺席同志團體的研討會。兩任主席的態度高下立見,所以一上任就被要求辭職並非無因,但同志團體也要考慮流於一般形式的抗爭已經是沒有力度,還可以讓香港同志多等十年嗎?再者是一個大機構主席失言並無道歉,同志就真是可以不理嗎?
2. 怎麼TB不是女人?
鑑於「酒吧案」一出,有個不解的疑惑來了。在香港目前主要有四條「反歧視法」,分別是「性別」、「家庭崗位」、「種族」與「殘疾」,而酒吧案就是用性別歧視去打官司。問題就來了,香港沒有性傾向的反歧視條例,變相有些酒吧「女士」一個較便宜的價錢或者是免費、「男士」一個價錢、同時出現了第三類「物種」--Tomboy。Tomboy的價錢較女性貴,也或男士便宜。但TB也是女性,憑什麼有另外的價格。而一般網絡平台的討論區也討厭TB,事因怕TB易於認識女性,令男士感覺威脅。同時如何界定TB,要知道有些TB打扮還是女性化的,或者內心世界是男性化的。而TB無論在生理與心理與跨性別(女跨男)的是不同,TB畢竟是認同了自己是女性的身份,要是有性小眾的歧視法,那些有三個價位的酒吧就會有問題。
3. 議員的性取向,關你X事?
2012年慢必(陳志全)當選議員後被記者問到性取向,干脆出櫃。但他沒有用「同志」的牌頭參選,結果當選後就引來不少人的後悔。雖然說香港社會有進步,有同志遊行,但其實還是被保守的基督教團體左右政治立場。接下來會講到一點。在15年的區議會選舉上天主教教會湯漢樞機要求教徒選擇捍衛「一夫一妻」的議員。而「香港眾志」成立就有成員被質疑是同性戀。其實同性戀又有什麼問題,無非是一個人的選擇,與他的議會工作無關。到底要選聖人還是議員?性取向成為政治的核彈,這是虛偽的表現。美國同運領袖夏菲米克以同志身份成功當選,但卻被殺害。而如今不公開自己的取向就會被批鬥,即使政治立場與主張不同,但依然是不可取的。政治應該是對事不對人,但在香港的偽道德社會下對同志的偏見與誤解仍然有不少。
4. 白鴿黨沒有白鴿,只有白鴿眼
現年五十三歲的梁詠恩早前在卿姐的召喚下加入民主黨,本打算爭取黨內出選新界東的席位。誰知被人在背後放箭。在黨內始終是落選了,新界東之位將由林卓廷出選。她在《端傳媒》的訪問提到一點,就是黨內有人怕她排第一出選變相令到民主黨成為「人妖黨」。本來對性小眾出選沒有太大信心,且看慢必就知港人有多保守,更何況是個跨性別人士。但民主黨貴為泛民大黨「跨性別」與「人妖」兩不分就可見有多恐同。事實上黨內有涂謹申這類恐同人士,一點都不驚訝。正所謂歧視是源於無知,人妖與跨性別是兩個概念。跨性別是正統的稱呼,人妖是負面的詞。連人也不懂尊重的黨,其實留下也沒有意思。當民主黨也不想進步時,性小眾與友好的選民為何要選擇捍衛不到自身利益的黨派。
5. NGO的責任,愛什麼群?
偶然間在大專同志Action Q看到個帖子,堂堂一間NGO,雖則背景是基督教,但公然掛上代表「基督教保守派」的「六個一」,目的是反同的標語。首先社福機構是不應該以一個人的政治立場、性別、性傾向、背景去篩選受助人,有沒有想過這條標語是對上來求助人的一種傷害?掛標語本就是表達立場的途徑。在香港大型NGO也有宗教背景,同志遇到問題受助還是有困難。一個叫自己做愛群的組織,分明自打嘴巴。《聖經》常叫人叫行義的事,結果?有目共睹。這就是偽善與刻意邊緣化有需要的人。
6. 同志運動會,舉辦有理
乜又是你啊?黃之鋒老豆。香港眾志成立之前黃偉明就自爆兒子黃之鋒在同性戀的事情上立場與他沒什麼分別。圍繞眾志與之鋒之間實際上有很多同志,曾經看過一個學民思潮的出櫃學生寫的文章,真不知道黃之鋒是如何看待有別一樣的同伴。而在眾志內傳聞也有同志,但有些東西即使知道也不方便談論。黃偉明以性傾向家長關注組的身份關注香港有團體想申辦同志奧運會,然後又是清一色的「逆向歧視」,支持辦奧運會但不支持同運的植入。尊重同性戀者但反對同運。同志運動會故名思義同志與其伴侶才可參加,坊間有些運動會也有門檻,例如是分齡賽,難道又可以告人年齡歧視?男子組比賽時女子又抗議只容許一個性別?同樣性傾向是個人選擇,一群人聚在一起用運動聯誼卻稱不容許其他人加入。
同性戀運動在香港的勢力是很薄弱,正如每一個社會運動一樣需要推己及人,同運與學運、社運、工運都沒有分別。黃偉明的論述難免是委過於人與想得太多。這種下三流的論述也是卑鄙無恥。再者是否真正舉辦到也是個問題,香港就是有你們這些人才令到同志不能正式生活與出櫃,假若真的成功舉辦而沒有足夠的運動員也是失敗。再看看同志運動會在國際建立起名聲,這些人的反對也不想香港與國際接軌。
7. 向性侵犯說不
說起來還有點憤怒,何韻詩在芬蘭差點被性侵的經歷,當事人一五一十說出來但竟然有不少剝削的話。例如說她執到寶,難得有男人看上她。又有牽涉到她性傾向的,無恥的是有些人加以抽水說她不大愛。要抽水也不應該在性侵事件上抽,這是一件嚴重與關乎名聲的事。香港的媒體總愛把「印度」連上強姦,在未來何韻詩的身上就烙下了性侵。不知在何時開始香港人面對大是大非時就總愛blame the victim。八仙粉塵爆炸走去罵去玩而受傷的人,而不是一句關心在前。
之前也講過網絡平台有種仇同志的心態,而這次的對象是何韻詩。當她打扮女性化時就說她這樣挺好,男性化或者是中性化時就多多意見。一個人是怎樣不需要向人交待。從一些人的口裡看到香港根本就需要性傾向歧視立法,作家健吾經常說一些外人不中聽的話,結果就會聽到「這個人好像是GAY」的言論,是GAY又如何?GAY就沒有話語權嗎?在理虧之時就只懂用性傾向攻擊。何韻詩雖然在佔領時未必討好任何人,但沒必要把她個人所受到的傷害與政治連上關係。必須要向性侵犯、性騷擾說不。
在以上七件事上看到性小眾被邊緣化、被污名。同類的事情實在有太多,這七件只是小事。未來九月份又有選舉了,性傾向又成為了各參選人的政綱與話題。美國同婚合法化後有不少人轉了彩虹頭像,香港能集結這樣支持同志的人為同志加油努力嗎?不過有一點是鐵一般的定律,即使不同意梁詠恩的立場,但還是勇敢的走了一步。而香港的同志如果要爭取就一定要靠自己,不可以假手於人。
最後,前些年看過了一部美國紀錄片《再見我的新郎》(Bridegroom)。一對本來談婚論嫁的男同志決意私守終身,誰知一宗慘劇分隔陰陽。事後未亡人Shane被拒絕醫院的探視、愛人的白事、其父母還要隱藏兒子的身份,誓要把Tom的生前與Shane隔絕。那是沒有同志婚姻合法的美國,一段由短片《It could happen to you》拍成的加長版帶出這段傷痛的愛情。同性婚姻猶其重要,除了了兩個人的結晶也是社會對伴侶的保障。五年過後,Shane或許心裡仍愛Tom,但生活仍然要繼續。幸運的是他遇上了另一位真命天子。在香港同志社群仍然是二等公民,社會福利沒有保障,這就是香港的不幸。
That's the article: 「異」等公民—從「七」事看邊緣化與被剝削的性小眾
You are now reading the article 「異」等公民—從「七」事看邊緣化與被剝削的性小眾 with link address https://viralupdateonline.blogspot.com/2016/05/blog-post_1.html
從1996年到2016年,性傾向歧視條例還未立法。柴九說過「人生有多少個十年?」,香港同志與性小眾又可以等多久?16年才過去四個月就發生了很多事,剛過去有休班警員投訴酒吧設女士之夜是對男士不公平,遂通過平機會向法庭申訴。事件引起了不少人的討論,「女士之夜」的免費看似優待了女性,但酒吧文化的背後還是由男性主導的,背後隱含了性別的迷思與理論,不是相關的學者恐怕沒有能力消解性別的疑慮。文章打算談香港發生的「七件事」去講一講我們城市對性小眾的誤解、物化與剝削,另外借外國的事例作結尾寄語香港的未來,藉此帶來一點反思的空間。
1. 周一嶽換上陳章明,當同志變成「老同」
新任平機會主席陳章明走馬上任,一上任就將同性戀者比喻為吸毒人士,以「老同」稱呼同志。反觀,當日周醫生上任開始還不太認識同志,但往後出席了同志團體辦的活動,例如是座談會、遊行、音樂會。而他也講到希望任內可以就性傾向歧視條例立法,但始終做不了。但他提到在未來卸任的日子仍然希望推動同志平權。而新主席不但一開始失言,更捲入國力書院的風波,缺席同志團體的研討會。兩任主席的態度高下立見,所以一上任就被要求辭職並非無因,但同志團體也要考慮流於一般形式的抗爭已經是沒有力度,還可以讓香港同志多等十年嗎?再者是一個大機構主席失言並無道歉,同志就真是可以不理嗎?
2. 怎麼TB不是女人?
鑑於「酒吧案」一出,有個不解的疑惑來了。在香港目前主要有四條「反歧視法」,分別是「性別」、「家庭崗位」、「種族」與「殘疾」,而酒吧案就是用性別歧視去打官司。問題就來了,香港沒有性傾向的反歧視條例,變相有些酒吧「女士」一個較便宜的價錢或者是免費、「男士」一個價錢、同時出現了第三類「物種」--Tomboy。Tomboy的價錢較女性貴,也或男士便宜。但TB也是女性,憑什麼有另外的價格。而一般網絡平台的討論區也討厭TB,事因怕TB易於認識女性,令男士感覺威脅。同時如何界定TB,要知道有些TB打扮還是女性化的,或者內心世界是男性化的。而TB無論在生理與心理與跨性別(女跨男)的是不同,TB畢竟是認同了自己是女性的身份,要是有性小眾的歧視法,那些有三個價位的酒吧就會有問題。
3. 議員的性取向,關你X事?
2012年慢必(陳志全)當選議員後被記者問到性取向,干脆出櫃。但他沒有用「同志」的牌頭參選,結果當選後就引來不少人的後悔。雖然說香港社會有進步,有同志遊行,但其實還是被保守的基督教團體左右政治立場。接下來會講到一點。在15年的區議會選舉上天主教教會湯漢樞機要求教徒選擇捍衛「一夫一妻」的議員。而「香港眾志」成立就有成員被質疑是同性戀。其實同性戀又有什麼問題,無非是一個人的選擇,與他的議會工作無關。到底要選聖人還是議員?性取向成為政治的核彈,這是虛偽的表現。美國同運領袖夏菲米克以同志身份成功當選,但卻被殺害。而如今不公開自己的取向就會被批鬥,即使政治立場與主張不同,但依然是不可取的。政治應該是對事不對人,但在香港的偽道德社會下對同志的偏見與誤解仍然有不少。
4. 白鴿黨沒有白鴿,只有白鴿眼
現年五十三歲的梁詠恩早前在卿姐的召喚下加入民主黨,本打算爭取黨內出選新界東的席位。誰知被人在背後放箭。在黨內始終是落選了,新界東之位將由林卓廷出選。她在《端傳媒》的訪問提到一點,就是黨內有人怕她排第一出選變相令到民主黨成為「人妖黨」。本來對性小眾出選沒有太大信心,且看慢必就知港人有多保守,更何況是個跨性別人士。但民主黨貴為泛民大黨「跨性別」與「人妖」兩不分就可見有多恐同。事實上黨內有涂謹申這類恐同人士,一點都不驚訝。正所謂歧視是源於無知,人妖與跨性別是兩個概念。跨性別是正統的稱呼,人妖是負面的詞。連人也不懂尊重的黨,其實留下也沒有意思。當民主黨也不想進步時,性小眾與友好的選民為何要選擇捍衛不到自身利益的黨派。
5. NGO的責任,愛什麼群?
偶然間在大專同志Action Q看到個帖子,堂堂一間NGO,雖則背景是基督教,但公然掛上代表「基督教保守派」的「六個一」,目的是反同的標語。首先社福機構是不應該以一個人的政治立場、性別、性傾向、背景去篩選受助人,有沒有想過這條標語是對上來求助人的一種傷害?掛標語本就是表達立場的途徑。在香港大型NGO也有宗教背景,同志遇到問題受助還是有困難。一個叫自己做愛群的組織,分明自打嘴巴。《聖經》常叫人叫行義的事,結果?有目共睹。這就是偽善與刻意邊緣化有需要的人。
CR 基督徒學生運動fb |
6. 同志運動會,舉辦有理
乜又是你啊?黃之鋒老豆。香港眾志成立之前黃偉明就自爆兒子黃之鋒在同性戀的事情上立場與他沒什麼分別。圍繞眾志與之鋒之間實際上有很多同志,曾經看過一個學民思潮的出櫃學生寫的文章,真不知道黃之鋒是如何看待有別一樣的同伴。而在眾志內傳聞也有同志,但有些東西即使知道也不方便談論。黃偉明以性傾向家長關注組的身份關注香港有團體想申辦同志奧運會,然後又是清一色的「逆向歧視」,支持辦奧運會但不支持同運的植入。尊重同性戀者但反對同運。同志運動會故名思義同志與其伴侶才可參加,坊間有些運動會也有門檻,例如是分齡賽,難道又可以告人年齡歧視?男子組比賽時女子又抗議只容許一個性別?同樣性傾向是個人選擇,一群人聚在一起用運動聯誼卻稱不容許其他人加入。
同性戀運動在香港的勢力是很薄弱,正如每一個社會運動一樣需要推己及人,同運與學運、社運、工運都沒有分別。黃偉明的論述難免是委過於人與想得太多。這種下三流的論述也是卑鄙無恥。再者是否真正舉辦到也是個問題,香港就是有你們這些人才令到同志不能正式生活與出櫃,假若真的成功舉辦而沒有足夠的運動員也是失敗。再看看同志運動會在國際建立起名聲,這些人的反對也不想香港與國際接軌。
7. 向性侵犯說不
說起來還有點憤怒,何韻詩在芬蘭差點被性侵的經歷,當事人一五一十說出來但竟然有不少剝削的話。例如說她執到寶,難得有男人看上她。又有牽涉到她性傾向的,無恥的是有些人加以抽水說她不大愛。要抽水也不應該在性侵事件上抽,這是一件嚴重與關乎名聲的事。香港的媒體總愛把「印度」連上強姦,在未來何韻詩的身上就烙下了性侵。不知在何時開始香港人面對大是大非時就總愛blame the victim。八仙粉塵爆炸走去罵去玩而受傷的人,而不是一句關心在前。
之前也講過網絡平台有種仇同志的心態,而這次的對象是何韻詩。當她打扮女性化時就說她這樣挺好,男性化或者是中性化時就多多意見。一個人是怎樣不需要向人交待。從一些人的口裡看到香港根本就需要性傾向歧視立法,作家健吾經常說一些外人不中聽的話,結果就會聽到「這個人好像是GAY」的言論,是GAY又如何?GAY就沒有話語權嗎?在理虧之時就只懂用性傾向攻擊。何韻詩雖然在佔領時未必討好任何人,但沒必要把她個人所受到的傷害與政治連上關係。必須要向性侵犯、性騷擾說不。
在以上七件事上看到性小眾被邊緣化、被污名。同類的事情實在有太多,這七件只是小事。未來九月份又有選舉了,性傾向又成為了各參選人的政綱與話題。美國同婚合法化後有不少人轉了彩虹頭像,香港能集結這樣支持同志的人為同志加油努力嗎?不過有一點是鐵一般的定律,即使不同意梁詠恩的立場,但還是勇敢的走了一步。而香港的同志如果要爭取就一定要靠自己,不可以假手於人。
最後,前些年看過了一部美國紀錄片《再見我的新郎》(Bridegroom)。一對本來談婚論嫁的男同志決意私守終身,誰知一宗慘劇分隔陰陽。事後未亡人Shane被拒絕醫院的探視、愛人的白事、其父母還要隱藏兒子的身份,誓要把Tom的生前與Shane隔絕。那是沒有同志婚姻合法的美國,一段由短片《It could happen to you》拍成的加長版帶出這段傷痛的愛情。同性婚姻猶其重要,除了了兩個人的結晶也是社會對伴侶的保障。五年過後,Shane或許心裡仍愛Tom,但生活仍然要繼續。幸運的是他遇上了另一位真命天子。在香港同志社群仍然是二等公民,社會福利沒有保障,這就是香港的不幸。
That's the article: 「異」等公民—從「七」事看邊緣化與被剝削的性小眾
Thank you for visiting my blog, hopefully it can be useful for all of you. Don't forget to share this article with your friends so they also know the interesting info, see you in other article posts.
You are now reading the article 「異」等公民—從「七」事看邊緣化與被剝削的性小眾 with link address https://viralupdateonline.blogspot.com/2016/05/blog-post_1.html
Post a Comment